全面梳理!盘点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中与未来五年水和环保密切相关的内容!

715日至18日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,全会审议并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并于721发布全文。

《决定》一共15个部分60条,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,都是涉及体制、机制、制度层面的内容,并明确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,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


其中,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,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。


在生态环境领域,《决定》明确指出,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并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”“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”“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三项措施。


具体内容如下: 


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。


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。实施分区域、差异化、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,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。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、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,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,建立生态环境保护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。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。编纂生态环境法典。


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、监管体系、市场体系、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。完善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制度机制,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,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,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。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,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。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。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。


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,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,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。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,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。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。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。推进生态综合补偿,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。


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。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、金融、投资、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,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,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。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,完善绿色税制。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,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。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。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。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。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、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,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


 

可以看到,《决定》里除了有强调健全环监和环评制度、流域治理、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等此前老生常谈的话题外,也对其他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和改革环节提出新概念、新观点和新论断。

与此同时,《环保水圈》还注意到,在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”版块之外,《决定》中还存在着一批和环保行业强相关的政策信息。


1、有关企业、民企、市场、账款、收费等的有关内容


◎ 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,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,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。


◎ 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。


◎ 推进能源、铁路、电信、水利、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,健全监管体制机制。


◎ 推进水、能源、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,优化居民阶梯水价、电价、气价制度,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。


◎ 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在产权保护、产业补贴、环境标准、劳动保护、政府采购、电子商务、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相通相容,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。


2、有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、安全生产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处置等的有关内容


◎ 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,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,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。


◎ 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,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,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 


◎ 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。


3、有关防治腐败、政绩观、基层减负、人事任用等的有关内容


◎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,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,大力选拔政治过硬、敢于担当、锐意改革、实绩突出、清正廉洁的干部,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、不作为、不敢为、不善为问题


◎ 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。


◎ 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、检查、考核总量,提高调研质量,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。


◎ 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,深化整治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腐败,严肃查处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,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,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。


◎ 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,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。


 

◎ 优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机构职能,完善垂直管理单位纪检监察体制,推进向中管企业全面派驻纪检监察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