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大家也发现了,前两个月开始,《环保水圈》已经围绕“环保人职场生存现状”相关话题,展开了一个全新的系列文章。
文章链接如下
环保岗不招环境类专业?当初学环保生死难料,现在干环保就是个错?|水圈
环境硕士都找不到工作,环保真不好混了?环保人就业真实情况曝光...| 水圈
环保公司被曝欠薪丑闻,员工绝望讨薪,直言:干环保真“活不下去了”!| 水圈
从一些后台留言、评论区讨论以及水友朋友圈转发来看,大家普遍对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现实情况表示赞同,有的开玩笑道“你们是不是给我的工位安装摄像头了”!这个小编真不敢。
还有一部分水友表示,对文章中提及的EHS、EHS、双碳岗、择业方向、转行赛道等内容更感兴趣或有需求,《环保水圈》也将在未来的文章内容中尽可能为大家一一解读和呈现。
前三篇文章我们讲了环保人的薪资情况、就职难题和工作处境。今天,我们继续来聊聊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职场话题之一,环保从业者的实际岗位工作内容。
混得好的环保销售,都是个顶个的厉害
引用一位水友说过的话,环保是个大题材,所以市场很大、空间很足、工种很多、岗位分类也比较多。
我们常常能在一些推送文章的评论区看到诸如“我从售后转到安环”、“现在干技术,不知道还能转什么岗”、“XX公司环评岗怎么样”、“污水厂操作员工资高不高”......之类的留言,大家往往都对别人的工作或者不算了解的岗位充满求知欲。
比如,眼看着临近年底,大家都在原岗位上“蠢蠢欲动”,上周几位水友还在社群讨论“现在资源循环国企都成立了,地方的资环集团也紧锣密鼓筹谋,这个领域的岗位发展会不会更好”。
我们不敢说它好不好,但能够肯定的是,资环领域的落地必将释放一批全新的环保岗位吸纳就业,感兴趣的水友可以持续关注一下。
拉回正题。前几天小编和朋友小峰吃饭,他在一家规模不小的环保设备公司干销售。说到近况,他表示公司从前一阵子就在进行大裁员,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来,有的甚至一个部门都被裁了!
我安慰他说,你不是还拿过好几次绩效王么,也算是公司业务骨干成员之一了,放心吧,不会裁你的。
他一口酒下肚,开口道“你也对我太自信了,我们部门2组的销冠都被裁了,公司宁愿赔他N+1,也要缩减人员。听说人事现在可能又要开启第二轮,我每天一进公司就觉得如履薄冰。”
听到这我还是比较惊讶的,忙问他们公司是年底效益不太好么。他说,上个季度他们的销售额就已经是三季度最低的,加上之前签约的好些项目的回款都回不来,尤其是大客户销售组的几个大单,三天两头挨老板批,说他们要款不积极。
现在就是有送上门的大单,销售一汇报,老板也直接拒绝了。很简单,现在的垫资项目“狗都不干”。
我现在也是三天两头出差,不是在上门拜访的路上,就是在和客户吃饭的路上。好几天都是一顿饭两顿酒的,听他们领导在桌上吹牛。虽然手上没有能马上成交的单子,但客户资源这块还是要维护好。
我开玩笑说,本来以为你们干销售的来去比较自由,现在看来是真的每天都在忙着跑客户啊。
他说,“你可别带有色眼镜看我们销售岗,平时是真的忙。不过好在我们公司目前还算‘人道’。前两天网上冲浪,我看到有个销售吐槽他们公司“业绩低于多少W的,不允许直接从家出发去客户单位,要先到公司振奋精神后在外出拜访。”
......我听完也是沉默了,还是见识得太少。
不过有一说一,我觉得能在环保行业混的好的销售,都是个顶个厉害的。不至于说“一年不开张,开张吃一年”,但也是一桌饭下来可能谈成几百万项目的存在。
“事少钱多”的环保岗寥寥无几
有混的好,也有混的一般的,并且很有可能是行业内卷造成的,比如第三方检测、环评之类的。一位出去跑环评的业务小伙伴说,以前能报8-10万的一套(环评报告表、应急预案、环保验收),现在报5万都嫌贵。
而对于混得好的销售,也不仅仅只是负责到成功签单,后续的制定方案、报价招标、预付采购、制造安装、交付验收、售后维护等等几乎都要参与。
这其中就提到了另外几大环保岗位,技术、项目、售后和市场,不同企业可能有的叫法不同,但工作内容大差不差。
比如搞技术的,在公司内部叫技术专员,对外则称呼设计师。他们的日常是:根据甲方的各种需求反复修改CAD图纸、一言不合半夜出差到项目现场勘测、不是熬夜加班就是参加项目会议......可能最后提成给的还没掉的头发丝多。
也有混得挺不错的技术人员,比如研发岗,就是大家口中“事少钱多”的岗位,起薪就是好几W。同时它的门槛就比较高了,是想要干技术的高学历人群的不错选择。
项目经理和售后专员基本就是和签单后项目开展强相关的岗位。和甲方沟通需求,和技术对接问题,指导现场施工和安装,还要负责好调试运行。
甲方一有问题,不管白天晚上就给你打电话,有的政府项目需求频繁变更,把人折磨疯。催协作部门干活催不动害得挨骂,偶尔在公司看到隔壁搞研发的准时下班,自己却还在准备汇报资料......一位有6年经验的项目经理表示,说得好听是经理,不好听就是夹心饼。
再来说说大家问得挺多、吐槽也挺多的环评岗。
以前的环评,写不难、审核难。现在的环评,错一点就要被环保局打电话来“问候”。
《环保水圈》之前问过几位环评从业者,平均统计下来大家的业务量大概是:一年写十几个环评项目、四五个应急预案和验收,平均每个月两个项目,有时候压力大到让人想原地辞职。
还要每天面对:赶项目的时候老板催命,写的报告出问题工程师来骂你,带环保局走现场的时候各种问各种答,专家会讲到人腿抖的PPT......
一位干环评好几年、收入算很不错的水友说,底薪6000,一份环评1500-6000,一个月干四份,工资不算很低了,就是干得想死!对了还有,这份工作真的很容易“压力肥”,我身边已经没有瘦子了。
另外,这阵子好像各级部门都在抽项目,批了几年的也给你翻出来,很多环评人表示“每天都有不详的预感”。
对于大家之前比较关注的双碳岗,相当一部分环保人士还是站“前景也许可以,但现状尚不明朗”。
因为这个由政策主导的行业,现阶段的业务扩张并没有那么强势。很多宣传自己双碳贡献的企业,也并没有真的在落实具体的双碳措施,更多是一些管理上的节能降耗,或者外部的产品碳足迹认证之类的。
刚刚经历秋招的某211环境专业学生表示,看起来国企都在招双碳岗,结果简历一投没一个吱声的。
讨论:你对现在呆的岗位有何看法?
看完以上这些,有些b溃的环保人直呼:我只是选择了干环保,不是犯了天条!
所以各位环保同仁,基于自身和周围情况出发,你对自己现在呆的岗位还满意吗?有什么看法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