层层加码和级级掺水,各位应该都不陌生把。
这对可谓是孪生兄弟。为什么要这么说?因为他们一个让基层苦不堪言,一个让数据失真变形。
我们先说层层加码。
从上到下,传递任务仿佛在打太极。每经过一个层级,工期要缩短,指标要提高,要求要加严。到了基层,任务早已面目全非。
工期被层层蚕食:总部要求"半年完成"的项目,到了区域成了四个月,分公司压到三个月,基层拿到时只剩一个月。这五个月的时间去哪了?都成了领导们的"安全期"。
任务指标更是一路狂飙:总部定一百的目标,区域提到一百二,分公司要一百五,最后基层人人要保证十单起步。每个环节都在给自己找退路,给下级加码。
材料要求更是层层加重:三页的总结变成了厚厚一本,一次的检查变成了天天必查,三项的整改变成了十几项。领导们生怕自己要求不够严,生怕自己落了下风。
在这场加码游戏里,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算盘:总部怕被上级问责,层层加码;区域怕出现纰漏,步步提速;分公司怕担责任,不断加压;基层领导怕背黑锅,拼命往下压。
基层承受的就是这样的压力:"007"成了家常便饭, "996"变成了基本操作, "白加黑"算是普遍现象。项目还没开始,工期就被瓜分完了;任务刚布置,指标就翻了一番;时间越来越紧,要求越来越严。
在这种非人性的工作压力下,基层只能选择级级掺水。
领导们的"良苦用心",在基层看来都是些门道:要求高是领导的"责任心", 指标多是领导的"魄力", 时间紧是领导的"效率", 检查严是领导的"水平"。
基层的应对之策也很简单:每加一道要求,就要多准备一套材料; 每提一次指标,就要多造一份数据; 每压一次工期,就要多熬几个通宵; 每增一项检查,就要多凑一堆资料。
于是乎,基层就像陀螺一样被各种加码压着转:时间不够,就熬夜赶进度; 指标完不成,就编造数据应付; 材料不够漂亮,就复制粘贴凑数; 检查不达标,就赶紧临时造假。
这样的工作方式,带来的都是虚假的繁荣:
会议室里热热闹闹,可效率越来越低;
报表上节节攀升,可创新越来越少;
材料越来越漂亮,可成果越来越虚。
可谓是:
上级对下级层层加码,马到成功;
下级对上级级级掺水,水到渠成;
横批:数据繁荣。
在这样的风气下,每个人都成了戏中人:上级布置任务要留余地,中层传达工作要加码,基层完成指标要掺水。
指标完成了没有?材料上看完成了。
效率提高了没有?报表上提高了。
创新做到了没有?汇报里都有。
这场表演的剧本,是层层加码写就的;这场表演的道具,是级级掺水凑出的;这场表演的成本,是基层员工承担的。
只不过,谁会在乎呢?反正层层加码,出了问题总有背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