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调2025,经济大变局!

“适度宽松”这四个字时隔16年重出江湖!

上一次出现在官方话语里,还是在2008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这4万亿货币大放水期间。

自那以后,这四个字就像从中国经济的官方话语体系里消失了一样。 

当官方时隔16年再提“适度宽松”,哪怕再迟钝的人都清楚,2025年我们的经济面将迎来全新的改变。

作为普通人,无论你是想投资赚钱,还是单纯关心自己的就业、收入,都一定要了解这两场重磅会议。

上周呢,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都尘埃落定了。

事关我们切身利益的2025年财富路线图也变得更加清晰。

 

一、适度宽松

先聊聊“适度宽松”。

为什么说这四个字就代表着巨大的政策转变。
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只有四种形态:

1、从紧;

2、适度从紧;

3、稳健;

4、适度宽松。

其中“从紧”“适度从紧”是出现在经济过热阶段,用来给经济降温的。

接着是“稳健”

从2010年至今,不管是2018年的贸易战,还是2020年的疫情,我们都没有更改“稳健”的货币政策。

期间也不乏有大水漫灌的时候,比如2015年、2020年。

但都没有再提“适度宽松”,而一律是“稳健”。

毕竟,大家平时喊“央妈,央妈”,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,“宽松”容易和“放水”挂上钩,所以为了避免把市场惯坏,央行一般不会在公开表态里提及“宽松”这个字眼。

但形势比人强,明年外部不确定性加大,政策大的基调是“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,那么“适度宽松”就显得有必要了。

中国是没有“宽松的货币政策”这种说法的。

明白了这点你就清楚了,“适度宽松”几乎就是我们刺激经济的最大力度了。

那么上一次我们提到适度宽松是什么时候呢?

答案是2008年。

2008给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举办了奥运会,在很多人的记忆里,那一年是国内一片繁荣的黄金期。

但事实上,2008年是我们局势异常严峻的一年。

首先是年初出现了历史级别的大雪灾,超过800万人受灾,5万多人紧急转移,近万间房屋倒塌,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千亿。

然后是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,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破坏性最强、波及范围最广、灾害损失最重、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万亿。

随后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,世界各国经济大衰退,继而传导到了我们国内,导致6万多家工厂倒闭,2000多万工人失业返乡,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本无法统计。

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还顶着压力举办了写入教科书的北京奥运会。

大家可以想一想,当年的国内外压力,到底有多大?

所以在2008年11月的时候,中央做出决定,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,中国提出实施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,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。

当时简直是整个中国民间都在借钱,老百姓借钱买房子,借钱扩大生产。

全都在放开猛干。

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,中国经济连续两年高速增长,首先是GDP超过了日本,然后是工业生产值超过了美国。

这就是上一次“适度宽松”周期内发生的事情。

所以看完这些你就会清楚,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并不是随便用的。

2024年,我们的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是“稳定”,这一年,银行5年期贷款利率LPR下调了60BP(0.6%)。

如果2025年的基调是“适度宽松”,大家可以脑补一下,贷款利率会下调多少。

这也是近期,债券市场大涨的本质原因。

总而言之,上周的会议,对后续经济的定调相当积极,同时,后续各类政策的力度应该会比较大(2024年政策力度其实已经不小了)。

 

二、稳股市、稳楼市

另外,柏年想提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股市和楼市问题。

最近两年,股市、楼市确实有下行的压力,别说三四线城市,就连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些超一线城市,房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下跌。

房子跌了、资产缩水了,大家肯定就不愿意去多消费。

其实,股市最近两年表现疲软,和房子也有一定关系。

毕竟,房子是很多家庭资产的大头,房子跌了,有些人是既不愿意消费、也不愿意炒股了。

因此,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,要“稳股市、稳楼市”。

那怎么稳呢?

首先,对楼市来说。

为什么我反复提到5年期贷款LPR利率下调,可以想象一下,假如明天LPR下调100个基点,首套房贷利率下行到2%左右。

目前,北上广深和不少一二线城市,住宅的租售比也在2%左右。

当贷款利率足够低,低到我租房子的租金都超过贷款利息。这个时候,就会有越来越多理性的人选择贷款买房。

一旦这个现象在全国普遍出现,房价也自然就阶段性的企稳了。

不仅如此,2024年人民银行已经配合地方政府,进行了收购地方存量商品房,并改造成保障性住房的工作。

这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“稳楼市”,后续央行很可能通过更多资金参与楼市的收储工作,叠加后续的降准降息操作,形成双管齐下稳定楼市的效果。

其次,对股市来说。

股票市场,大家最担心的无疑是跌跌不休。

这次,两场会议反复提及要“稳住楼市、股市”。

一旦高层定调,后续政策细节肯定会跟进。

比如924新政时,央行提出增设“5000亿金融机构互换便利”,我之前在私密粉丝圈子里也做过分析,这其实就是变相形成了一个“央行下场支持股票市场的通路”

此外,之前呼声很高的股市“平准基金”也很有可能在明年落地。

建立平准基金的目的,也是出于“逆周期调节的考量”

当股市过度下跌,国家队主导的平准基金,就能够迅速下场,扭转市场单边下跌的颓势,达到托底股市的效果。

总之可以看出,高层对2025年的经济很重视,也很想解决当下的经济难题,所以很多措施都是力度空前的。

2024年马上就要结束了,希望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,大家都能够抓住这次机遇!

关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往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逐字对比稿,我也整理了一张图片,方便大家参考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文章开头添加我的微信领取。

请您留言

感谢您的关注,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,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。

提交